|
杨 宇
【内容提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核心要义。
就所有制关系而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核心要义就是土地和基础性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意义的本质特征。
就分配关系而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核心要义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之一。
就交换关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要义是社会主义性质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性质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之一。
【作者简介】上海华源传统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上海市浦东新区机械工程技术协会名誉会长、解放战争老战士、上海师范大学离休老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研究60余年,原上海技术师范学院政治教育系老领导之一、发表过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30多篇。曾是《邓小平经济思想渊源与发展》合著者;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大型理论文集——《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40年》一、二、三、四卷加续集共五本的常务副主编;《中国革命和建设基本问题》一书的主编;《乡镇企业启示录》一书的主编;《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卷》一书的副主编。今年86岁,还担任着上海师范大学离休教授党组织领导。离休20年来,他继续耕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他长期坚持学习、研究、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研究习近平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他为深入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辞辛劳、积极投身于各种公益活动。他是一位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的马克 思主义理论研究工作者。
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它贯穿于并决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制度、理论、文化各个领域,贯穿于并决定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各方面各环节以及整个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全方位全过程。本文仅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作一些说明,就教于哲学社会科学界各位专家学者,望大家不吝指教。
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规定,“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为了更好地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坚定信念,把准方向,奋勇前进。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抽象寓于具体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种种个别具体经济制度的科学概括或抽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个性和共性、具体和抽象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寓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中,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核心要义。
就所有制关系而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其核心要义就是土地和基础性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具有决定意义的本质特征。
土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是全中国人民最宝贵的自然资源。土地,包括耕地可耕地、山脉、草原、沙漠、滩涂、湿地、河流、湖泊、海洋以及国土上空等等都是我国人民的宝贵财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经历100年来的革命、建设、改革,土地实现了社会共同占有,受上层建筑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土地专项法律法规保护。宪法、法律法规规定的国家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是土地社会共同占有的实现形式。
根据近几年普查资料,属于集体所有制的土地面积为65.5亿亩,据此推算约占全国陆地和主要岛屿总面积的40%左右(不含南海等海洋面积)。
土地集体所有制,是集体成员共有制,其规模或范围一般以村为单位。在改革实践中,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实行承包地的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实行宅基地的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权分置”,这两个“三权分置”,既维护土地集体所有权,又维护集体成员农民权益和经营者(使用者)权益,通过确权、登记、颁证,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宣布土地承包还要延长30年受到广大农民拥护,从而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和农村发展,对新型城镇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建设也有促进作用。
对集体所有制的土地,适应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根据国家规划,国家可以依法征用。
整体来说,全国土地社会共同占有,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做到从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方面保护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特别是40多年来改革开放发展进程取得的巨大成就,受到了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证明我们党在土地方面的理论、方针、政策及法治,是完全正确的。
有人发问:为什么美国等国家不能像中国这样在不长时间内建设许多高铁呢?回答是各国情况有所不同,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就中国来说,土地社会共同占有,摆脱土地私有束缚,是我们能够取得较快大量建设包括现代化高速铁路在内的基础设施成就的主要原因或根本原因。当然这一切成就也都是在代表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支持下取得的。
土地社会共同占有,在发展中有没有问题?当然有。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利用土地开发项目有一些盲目性。有些项目效益不高,有的地方搞“土地财政”,有的甚至搞政绩工程、面子工程。第二,存在少数干部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贪污受贿问题,出现腐败犯罪行为。这些问题,有的性质很严重。纪律、监察、检察、司法机关对之作了严肃处理。今后也还会有人以身试法重犯。
但是,我们必须说明,这些问题再多,哪怕有一打,总比不上土地社会共同占有这一个问题的得到解决。这个问题的解决,首先要溯源到中国共产党建党第一个30年内,领导中国人民主要是农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再经过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进入第二个(近)30年,引导农民走上互助合作和集体化道路,经过艰辛探索,到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最近40年间, 找到了土地社会共同占有各种具体实现形式。这是100年来革命、建设、改革非常伟大的辉煌成就,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它符合中国实际,符合《共产党宣言》根本要求,符合《资本论》对未来社会所有制性质的科学预见。它是中国实际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这一点上,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进而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我们党伟大的指导思想,是一脉相承、一以贯之、创新发展的。曾有人议论搞什么土地第二次改革,企图搞土地变相私有化,是十分错误的。要坚持土地社会共同占有,绝对不允许搞土地私有化。
中国土地社会共同占有问题的解决,中国农民贡献最大。要始终抓好农民、农业、农村“三农”工作。农民脱贫以后还会有返贫问题,要不断抓住解决。从人口城乡居住情况看,如果中国增加到15亿16亿人口,那时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中国还会有4.5亿至5亿人口在农村。农村工作始终重要,始终要作为大事来抓。特别是中国人口众多,吃饭问题是大事,任何时候都要重视粮食生产。要引导农民在实现全面小康基础上走上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没有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是不全面的。习近平强调,“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高农业综合经营效益。要积极扶持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主体,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专业合作社模式。”这一切都是在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必须要做好也能够做好的大文章。“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以上引文见2020年7月25日《人民日报》。)
基础性生产资料是劳动者生产的生产资料基础性部分,理应为社会共同占有。它的物质形态,主要体现在交通、通讯、能源、生态、科研等各部门高端和重大设施和装备上,如主要铁路和高速铁路,主要公路和高速公路,飞机场和空中航线设施,港口码头和水面航线设施,电力、电讯设施,含电网、线路、通讯基站网线、军民用导航系统,油气管道网站,充电设施网站、加氢设施网站,生态环境和科学研究、考察设施装备,陆海空勘探设施装备等等。它的价值形态,可以以价格为价值的货币表现来计量,会计学称为固定资产总额,用来作为投资可以以资本金计量。
基础性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涉及国民经济命脉,关乎总体国家安全,体现人民根本利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适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直接体现,受国家法律法规保护,因而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适合和保护社会经济基础的具体体现。
基础性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的主要实现形式为国有制,有单一国有制,也有在改革发展实践中根据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实行有进有退,通过“混改”创新建立的混合所有制。混合所有制是社会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具体实现形式。在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国有制股份多一些的,起到控制作用,国有制股份少一些的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建立和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实践证明,母公司、子公司之间纵向和横向投资参股形式,是一种资本运作,也是一种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组织形式。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要求,“探索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整体来说,基础性生产资料社会共同占有,是中国共产党和广大人民群众极其伟大的创造。
就分配关系而言,“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其核心要义是按劳分配。按劳分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之一。
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性质,《哥达纲领批判》中有比较集中的论述。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整体来说是肯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对它都有肯定的认识。但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和70年代中期短短16年时间内,相继发生两次批判“资产阶级法权”,那是“左”倾思想在一段历史时期的危害,是不符合中国实际、不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也是对《哥达纲领批判》精神的歪曲。我们要记取这一教训,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在这里必须指出,对这个问题,王珏主编《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四十年》有所记述,但它不仅是一个理论学术问题,也是一个涉及党和国家制订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并在一段时期内影响很大的重大理论问题,因此应该在我党党史和我们新中国国史中有所反映。
所有制决定分配。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多样性,必然产生分配方式多样化。这就是说,有什么样的所有制形式,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在实践中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并不与按劳分配本质特征相悖。有些生产要素凭贡献取得的报酬本身就是按劳分配题中应有之义。在生产、服务和经营中,劳动贡献有大有小、有多有少,不仅取决于同一劳动力支出时间数量长短,同时取决于不同劳动力支出质量程度有简单复杂之分,复杂劳动是简单劳动的倍加。因而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理应取得较多的劳动报酬。当前,中国1亿以上市场主体中,有0.8亿个体工商户,今后有可能发展超亿户,他们的收益,基本上或主要是取之于劳动所得。至于资本、土地这样的生产要素,虽非按劳分配范畴,但它们与所有制及其实现形式有关,它们凭借市场运作中的评价和贡献取得一定数量比例的收益,是符合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受到法律法规保护,体现了上层建筑保护生产关系或经济基础,从而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就交换关系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核心要义是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性质市场经济体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之一。
市场和计划,都是发展经济和调节经济的方法或手段,不是社会经济制度本质层面的范畴。市场和计划中外古已有之。就市场来说,古丝绸之路,有文化交流,更多的体现为商品货币市场交换,进入意大利境内某地,人们搬一张椅子坐在路边兑换货币,那就是市场之一,这张椅子发展到后来进入楼宇,挂上牌子,变成银行。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那里描写了资本主义初期商品买卖市场经济。曹雪芹在《红楼梦》中,或多或少描写了以薛家为代表的中国清朝官商勾结的市场经济。中国集市贸易称“赶集”,农民和农民之间、农民和消费者之间、农民和商人之间买卖农副产品,也是一种市场经济。从计划来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欧洲经济复苏以利加强美国对世界的统治,美国出台了“马歇尔计划”。中国古代,秦始皇嬴政造长城、搞路同轨、统一度量衡,隋炀帝杨广开挖洛阳至扬州运河、建设洛阳地下粮仓,所有这些大的建设工程项目,都不可能没有计划,只不过当时不称为计划,而是以谕、旨、奏、疏等“文件”为载体而已。所以邓小平说,资本主义有计划,社会主义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是由实践和历史证明了的。
然而,把市场经济和社会制度相联系起来,事物的性质就发生了变化了。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它们既有市场经济的共性,又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的特性。就市场经济共性来说,价值规律及与之相联系的价格、供求、竞争等规律或原则起决定作用。我们强调配置资源市场起决定作用,是就市场经济共性而言的,要尊重和运用好价值规律及与之相联系的价格、供求、竞争等规律或原则。但是就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不同特性来说,资本主义的本质和目的,是追求资本利润最大化,市场盲目性和市场失灵难以纠正而导致经济危机(金融危机的实质也是经济危机),政府主要是为资本利润最大化服务;而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的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要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这就要求政府在认识和利用市场起决定作用的同时,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防止市场盲目性和市场失灵而避免发生系统性经济危机(含系统性金融危机)。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这一伟大创造是经历了一个艰辛探索过程的。新中国成立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近30年,尽管有时强调发展商品生产、尊重价值规律,但总体上是强调社会主义经济基本特征之一是计划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四大改革开放14年间,学术讨论不断。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在理论上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提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论断。后来有人提出“笼鸟经济”,意思是计划是笼子,市场是鸟儿,把笼子做得大一点,鸟儿在笼子内飞翔空间大一些,反之则小一些。后来提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还有人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特征”之一,把计划经济作为制度本质属性和把市场作为调节手段并提,显然是重前者轻后者。进至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精神学习贯彻,得到邓小平首肯,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断,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创造性地用这一论断统一全党认识,指导改革开放发展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之一,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之一。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实践——认识——实践过程,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艰辛探索和胜利创造的过程。
我们在科学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本质特征的同时,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贯彻执行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及即将召开的五中全会精神,要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弘扬企业家精神,推动企业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建立进入100年了,我们正在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迈向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100年目标新征程。美国有一份官方文件称我们是“修正主义”国家,他们敌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也不懂得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奋勇前进!
2020年8月1日